“中心工廠+n個門店”從這3點來考慮,牢牢掌握未來圖文快印市場
時間:2023-03-01 來源:
圖文快印店作為圖文快印業務的載體,經過幾年的經營,成長為以中心工廠為軸心 + n個衛星店的“數字印刷連鎖”企業,是業內企業成長較為穩健的一種成長模式。
它的經營實質是圖文快印店在成功地復制自己以后,根據自身需求增設中心工廠,以達到充分使用生產設備,發揮多門店、多經營場地與客戶建立合作關系之優勢的目的。它不但有快印店的影子,更有規模可控、易管理、經營靈活的優勢。
這種企業模式的使用,易于以快印店為觸手發展客戶,發揮中心工廠集中生產的優勢。既可以在經營環境好的時候,以中心工廠為軸心向外釋放衛星店,從而不斷地復制自己,一旦收支合理,就把衛星店變為恒星店,甚至形成另一個中心工廠,又可以在經營環境不好的時候游刃有余地縮小衛星店的數量,從而達到縮小規模、保全自己的目的。
無論圖文快印店是否達到“數字印刷連鎖”的規模,它都隸屬于所在地文化和旅游廳(局)管轄,按照《印刷業管理條例》發證方可經營。這就給企業賦予了“意識形態”和“文化”的屬性。為了保障企業在未來經營中的總方向向好,把握“大國崛起必定文化先行”的市場機遇,按照“對接政策,對接市場,對接人力資源生態管理”的操作方法,筆者在此做實踐性的報告。
企業的發展一定是建立在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”總體框架之下的運營,對接政策是企業發展的首要任務、守舵方向。旗幟鮮明地跟黨走,聽黨的話,就會與時俱進,與政俱進,少走彎路。
首先,要把執行《勞動法》作為保障職工權益的指導標準,勇于承擔社會責任;把《印刷業管理條例》《印刷業經營者資格條件暫行辦法》《印刷品承印管理規定》作為行業自律法則。
其次,按照當地政府《扶持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細則》,把成為印刷門類的“專精特新”企業、“瞪羚”企業、高技術企業和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作為創新發展的首要方向,積極響應街道辦、工信局以及文化和旅游局的號召,具有匡扶經營方向、爭取到扶持政策與資金的重要作用。
把傳統意義上的“印刷技術”看作是使用圖像轉印技術“制造”產品的應用技術,會大大拓寬我們的經營視野。這要求企業不待在紙媒單一的領域搞印刷,必須擴展承載介質的門類,只要需要圖像轉印技術體現內容的產品,我們都去應用,只要使用顏色表達意思的地方,我們都可以使用“圖像轉印技術”實現應用。企業的印刷機、寫真機、噴繪機等設備將會得到充分地利用。
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:從向客戶提供“需要”的產品,向提供“需求”的產品進行過渡,也就是“文化產業創意產品全能工廠”的體現,鑒于此,可以如下細分市場。
按照產品供給類型細分,印企的文化產品主要分為四大類:
A:個性化文化訂制產品;B:流程化生產的產品;C:個性化打包產品;D:工藝復雜價格要不上去的產品。
這類產品運用于政府、事業單位、國企、央企、院校的文化物料設計制作,以達到傳達思想、推廣品牌辨識之目的。
這種定制產品多為文化場景架設、展廳、展館、錄播廳、黨建和廉政文化氛圍的設計營造以及教學道具、舞美道具設計制造;訂制功能性文化工具、異形產品制作等。
產品的特點:個性化要求高、制作人員成本高、雷同度要求低、接單的機會少、無法流程化量產。這種屬于設計門類里的高端客戶需求,所以高難度也代表了高收益。
下單形式:滲透性營銷、招標、品牌效應、標志性作品效應等。
這類產品主要有:教材、教輔、講義、會議材料、行業期刊、內部資料、各類表格等。
產品的特點:使用數字化印刷流程與傳統印刷流程,基本都能批量生產。市場上技術相對成熟,入門門檻相對低,零和博弈競爭相對激烈,但是市場需求量大,可以使用提高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,通過多建分店提高覆蓋率的方式增加競爭籌碼。做好這類業務,可以大大降低企業生存風險,所以這類業務是企業保障生存的必爭業務。
下單形式:滲透性營銷、簽框架協議、招標。
產品特點:市場上既有產品的組合,根據客戶活動的要求,對所需產品進行采購組合,然后制作外包裝。比如:疫情期間的防疫包,這類產品無法從市場上一次性采購完成,所以想單獨買是買不到的,但是入門技術門檻非常低。
下單形式:行銷、與既有客戶溝通、收集需求信息。
產品的特點:使用批量小、成本高,價格上客戶接受程度低,但是是客戶的剛需,因為理念上認為價格應該低,所以不愿意支付相對高的價款,這類產品保本賺廣告效應。
下單方式:基本上都是客戶主動找上門
中心工廠+n個快印店的經營模式,它有快印店的影子,又有幾近傳統印刷企業的規模。人力資源有條件的企業可以成立自己的人力資源管理部。條件不足的,可以店長與決策層為目標群體,成立臨時的人力資源項目組,其主要的工作有如下兩個:
編制《員工入職知情書》為人力資源建設的總綱領;編制《職務說明書》為選拔、任免、考核的基石;編制《入門級技能提綱》為最低技術要求。從員工的直接與邊際收入入手,應守職責,應會知識,統一思想認識,建立健全人力資源管理秩序。
通過引進高校高才生、地方專業技術人才,建設外部客座團隊。還可積極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,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,將高層與中層管理人員輪訓一遍。
使用網絡培訓平臺與自主培訓,對生產崗進行《平面設計》《視覺傳達實戰應用》等內容的培訓;對管理崗進行《管理與溝通》《組織行為學》《市場營銷》及ERP成本管理系統等內容的培訓。
無論是印刷企業,還是圖文快印店,又或是中心工廠+n個衛星店的圖文快印商,未來一定是使用二維與三維圖像技術制作產品的,但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定是國民經濟體制下文化產業先行,引領GTP的未來。
企業的健康成長不但需要守正出新的經營模式,更需要騰飛的平臺,所以堅定不移地跟黨走、對接政策、對接市場、對接人力資源管理,就是騰飛的起點。愿我們的企業在疫情過后,像走過冬天的萬物遇到久違的春天那樣,破土而生,穩健成長。
作者:東營市印刷協會副會長 岳明
編輯:胡玉林